东 方 心 理 分 析 研 究 院
Oriental Academy for Analytical Psychology

沙盘游戏与中国文化

沙盘游戏与中国文化

卡尔夫自幼学习过汉语,少年时期即萌发对于东方文化尤其是道家哲学的兴趣,一生都致力于东西方心理学的整合,尤其是在其沙盘游戏治疗的实践中,发挥东方哲学的意义和作用。周敦颐的太极哲学、易经的心理学思想、阴阳五行的理论等,都被卡尔夫有效地融入了沙盘游戏治疗的体系之中。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藏传佛教以及日本禅宗的卡尔夫及其思想发展的影响。

(一)卡尔夫与周敦颐

在诸多的中国思想家和哲学家中,卡尔夫对周敦颐情有独钟。她在其代表著作:《沙盘游戏:心灵的治疗途径》19802003一书中,把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其哲学作为理解沙盘游戏治疗运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且发挥与阐述了其中新儒学的综合性哲学思想。

在几次重要的演讲和出版的专著中,卡尔夫都把周敦颐的太极图作为其沙盘游戏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卡尔夫自己说:“在我研究中国思想的时侯,遇到了(周敦颐的)太极图。在我看来,这与我关于沙盘游戏治疗的思想是相互应和的……”[1]卡尔夫也曾十分自信地说:“太极图的这些意象告诉我们,在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我们可以从个体的发展模式中,看到我们生命的物质与心理律动。因而我认为,我们对于儿童和成人的所有心理治疗,都应该很好地参考这一观点。”[2]

1.jpg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亦称濂溪先生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他曾是程颐和程颢的老师,宋代理学的开创者。黄宗羲在其《宋儒学案》中写到:“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实际上,更有学者将其置于孔子和孟子之列:“周子启程氏兄弟以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胡宏:《通书序略》……评传,381页。)足见其深远的影响。

《宋史、道学传》中也有对周敦颐的极高赞誉:“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然后道之大原出于天者,灼然而无疑焉。”(《宋史》卷四二七)

周敦颐尽管有如此声誉,但著述不多,流传下来的仅《太极图说》(249字),《通书》(2832字),以及不多的诗文、书简、题记等(3143字)。据梁绍在其《周敦颐评传》中的统计,加上《太极图》标注24字,共6248字。尽管如此,但经过朱熹等人的整理和发挥,形成了庞大的思想体系,奠立了宋代理学的根基。

周敦颐自幼爱读书,志趣高远,博学力行,甚具古人之风。他一生恬淡无为,超脱而自然,黄庭坚曾在其《濂溪诗序》中描述他说:“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献身而燕及嫠,陋于希事而尚幼吼千古。” 3 苏轼也曾写诗称赞:“世俗眩名实,至人疑有无。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坐令此溪水,名与先生俱。”

周敦颐有《爱莲说》传世,赞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而这莲花的品性也正是其人格的写照。

2.jpg

周敦颐以其“爱莲说”传世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共119字。文后另有附记:“舂陵周惇实撰,四明沈希颜书,太原王抟篆额,嘉佑八年五月十五日江东钱拓上石。”(梁绍辉:《周敦颐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89页。)1063年作

3.jpg

(岳麓书院的濂溪祠,旁边曾有爱莲池

(二)周敦颐与太极图

《太极图说》是周敦颐所留下的最重要的哲学论著,开宋代理学之先河,影响广泛而深远。这不仅仅是由于那扑溯迷离、奥妙无穷的太极图,也是由于注解与阐释这太极图的精妙文论。

4.gif

周敦颐之太极图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这便是周敦颐《太极图说》的精妙论述。卡尔夫将其与荣格和诺伊曼的自性发展理论结合起来,构建起她自己的儿童心理发展观。

朱熹及宋代理学家们都相信“太极图”乃周敦颐所作,称其为“濂溪自得之妙。”但根据朱震和黄宗炎等人的观点,这“太极图”乃出自陈抟,并且上溯至河上公,具有道家的深刻渊源。魏伯阳的《参同契》和吕洞宾的内丹术等都曾受其启发。

因而,这太极图不仅可以从上而下,顺而生人,乃至化生万物,而且也有从下至上,逆而成丹之道家秘旨。这样,作为万物化生的太极图的最下圈也正是道家所尊崇的“玄牝之门”,第四圈之“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便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之喻;第三圈之“五行各一性”可比“五气朝元”;而第二圈之“阳动阴静”应和“取坎填离”之说;最初之“无极而太极”可比“炼神还虚,复归无极”。

5.png

太极图的道家注解

卡尔夫是按照周敦颐之太极图说的顺序来发挥太极图之心理学意义的。她说,周敦颐太极图的“第一个象征无极的圆圈,好比出生时的自我;其次是阴阳运作而产生五行的圆圈,这正蕴含了自我的表现过程,包含了形成意识自我与人格发展的心理能量;太极图的第三个圆圈,可以比作自性化过程(individuation)的开始;而太极图的第四个圆圈,正反映了心理分析中的转化(transformation),一种生命的周而复始的象征。”[1]太极八卦和阴阳五行,一直是卡尔夫所追求的沙盘游戏治疗的本质性内涵,以及其作为方法技术的内在核心结构。

6.jpg

卡尔夫《沙盘游戏:治愈心灵的途径》书中的太极图

自我的产生,意识自我与人格的发展,自性化的出现与进程,以及转化和自性化的实现,正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以及沙盘游戏治疗与治愈中的关键。实际上,荣格本人对于《易经》,以及周敦颐的哲学思想,都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也在其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作了充分的发挥。

(三)沙盘游戏与易经

卡尔夫在其《沙盘游戏:治愈心灵的途径》结束的时候,阐发了《易经》“坎卦”的意义。坎上坎下,其象为水。其卦辞曰:“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彖辞有“……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的阐释。卡尔夫认为这坎中之水,正是心灵发展进程的最好比喻。她曾这样呈现自己的理解:“当我们能够获得如此的体验,获得内心的和谐之后,我们就能够谈论恩赐和完美。”

在沙盘游戏中,包含着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象征。沙粒中浓缩着百万年的时光,正如“沙漏”象征着时间的流动。沙盘所呈现的空间,如同大地的承载,山川河流尽显其中。而当“游戏”使其生动的时候,正是在这天地之间所表现的人及其心理的意义。

“天”、“地”、“人”及其变化,也正是《易经》的内涵。当你踏上北京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时候,最先“看”到的便是右面的“日晷”和左边的“量器”,同样是包含着乾坤的象征,以及乾坤之中人的意义。乾卦之自强不息,坤卦之厚德载物,以及咸卦之无心之感,也正是沙盘游戏中最重要的寓意与内涵。

7.png

8.png

9.png

时间

空间

心神

游戏

“《易经》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心灵,融会着几千年来中国伟大智者们的共同倾注,历久而弥新,至今仍然对理解它的人,展现着无穷的意义和无限的启迪。”这是荣格对于《易经》的理解,以及对于《易经》之情感的表达。荣格说,“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生而有幸能够与维尔海姆,与《易经》的预见性力量做直接精神交流的人,都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一个‘阿基米德点’,而这一‘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我们西方对于心理态度的基础”[1]。这个“阿基米德点”,是荣格对于《易经》的接受和理解,而这个“阿基米德点”,也正是荣格心理学发展的关键。

从以下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易经》的卦象,还是卦名、特性、意象和关系,都能够在沙盘游戏中发挥重要的启迪作用。卡尔夫采用周敦颐的太极图思想,将太极、两仪、四象和八卦,配合阴阳五行之运作,作为沙盘游戏治疗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操作原则。

卦象

Symbol

卦名

Name

特性

Attribute

意象

Image

家庭关系

Family Relationship

10.jpg

乾-Qian

the Creative

Strong

heaven

父亲

father

11.jpg

坤-Kun

the Receptive

Yielding

earth

母亲

mother

12.jpg

震-Zhen

the Arousing

Movement

雷thunder

长子

first son

13.jpg

坎-Kan

the Abysmal

Dangerous

water

次子

second son

14.jpg

艮-Gen

Keeping Still

Resting

山mountain

幼子

third son

15.jpg

巽-Xun

the Gental

Penetrating

木wood、风wind

长女

first daughter

16.jpg

離-Li

the Clinging

Lighting

fire

次女

second daughter

17.jpg

兑-Dui

the Joyous

Joyful

lake

幼女

third daughter

曾用40余年的时间,把《易经》翻译为7种语言的利策玛博士认为,《易经》充满灵性,充满了深刻的心理学意义,包含着目前西方深度潜意识心理学以及分析心理学的深刻道理。他说,“易经中包含着荣格所描述的原型力量。这种力量代表了生命的变化以及其意义的体验,其规律或道。”利策玛曾经这样来介绍他们所翻译和注解的易经:“我们这部书是把富有灵性的易经,作为一种心理学的工具。”利策玛认为,“易经填补了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缺口”。他们的翻译与工作,是要把易经中的心理学根源,复兴为一种活生生的实践;表现与发挥易经中的心理分析意义和作用。

[1] Dora Kalff.   Sandplay: A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he Psyche. Sigo Press, 1980. PP. 33-37

[2] Dora Kalff.   Sandplay: A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he Psyche. Sigo Press, 1980. PP. 37

[1] Dora Kalff.   Sandplay: A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 to the Psyche. Sigo Press, 1980. PP. 33-37

[1]荣格与维尔海姆:《金花的秘密》,美国纽约1975年版,第139151页。

Ritsema R.   I Ching The Classic ChineseOracle of Change. London:Element Books LTd. 1994. P.15.

同上。



分享到:
©2023 广东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 版权所有 | 粤ICP备171337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