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人不适合做沙盘游戏? | 沙游心声哪些人不适合做沙盘游戏?|沙游心声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2+3课程”的讲授,常以专业研讨的方式进行。下面是学员与申荷永老师课堂中的讨论,有关“沙盘游戏的界限”,凸显作为沙盘游戏治疗师的自知之明,作为本期的“沙游心声”。 1.学员:申老师,在你看来,“沙盘游戏”或“沙盘游戏治疗”的界限是什么? 申老师:多谢你的提问!我想知道,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呢? 学员:是这样,我发现大家普遍倾向于沙盘游戏的优势介绍,给人感觉任何人都可以来做沙盘游戏,不管怎么样都可以做沙盘。 而您却一再让我们要充分考虑从事沙盘游戏时自身的不足与限制,所以会想到有关其“界限”的问题。 申老师:你的考虑是有道理的。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具身”、“具象”的深度心理治疗方法,加上其表达性与非言语的特色,一旦触及所谓“效果”,比如来访者的现场反应,往往会比较显著。 然而,若是不知道其中的专业设置和界限,那么,这“效果”或许也会适得其反,带来的只是外在的“热闹”或貌似“好看”而已,也可能随时带来对来访者的内在伤害。 大家可能都有类似的经验,有的来访者一触及沙子可能就流出眼泪,一旦拿起沙具可能已表现出激动情绪,或者引发情结。于是,为了来访者的利益,我们要认真考虑沙盘游戏或从事沙盘游戏的专业设置与界限。 记得在我们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治疗第一讲中,我便提出有关沙盘游戏操作的注意事项,便属于设置与界限范畴;若没有或不能营造“自由与保护的空间”,那么,是不能贸然进行沙盘游戏工作的,不管是个体还是团体。 我们一般不在第一次工作时就做沙盘游戏,便是因为要在与来访者的沟通中,评估来访者是否适合做沙盘。比如,其意识的承受力,其心理的稳定性等,都是从事沙盘游戏所必然要考虑的专业界限。
2.学员:申老师,有关沙盘游戏的注意事项,你能再做一些详细的解释吗? 申老师:是这样,沙盘游戏的注意事项,也是沙盘游戏专业设置的具体组成,都与我们在讨论的专业界限有关。 首先,刚才讲到“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便是我们沙盘游戏的第一要义,需要特别的注意。 我们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初级课程,便将其作为专业设置的基本要求来介绍,当然也涉及到我们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尤其如沙盘游戏之深度心理治疗的基本素养。 其次,对自身的认识,如弗洛伊德与荣格为从事深度心理治疗所设置的“个人体验”要求。 因为若不能真正认识自己,包括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情结或阴影,又如何能觉察来访者在沙盘中被引发的情结与阴影;若不能面对与处理自身的情结,又如何能帮助来访者面对、处理或化解情结呢? 沙盘游戏中的“自由与保护”,当然不是参与者(不管是个体还是团体)表面上显得高兴快乐与否;而是,从根本的意义上,是要让来访者内心的“创伤”或者“挫折”感到自由与保护,以及尊重、理解,接纳与包容。 来访者内心的“创伤”,可以比喻为受伤的“小猫”,或者受伤的“小狼”,若他们没有感到自由与保护。那么,外在的快乐形式,尤其是团体中,便可能使得来访者的内在创伤雪上加霜,伤及无辜。 那么,在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作为专业界限的基础上,沙盘游戏的注意事项大概包括这样一些基本要求(当然,在实际的工作中还有更为细致的专业设置): 1.不能强迫来访者做沙盘,当然也不能诱惑来访者做沙盘。因为如果来访者(包括来访者的无意识)还没有准备好面对或接受具象、具身或无意识的内容时,强迫或诱惑来访者做沙盘游戏,不管是个体还是团体,都可能会带来突如其来或潜在的伤害。 2.在初始访谈中,我们需要对来访者是否适合做沙盘游戏进行专业的评估。如前面提到,若来访者的意识承受力不够,若来访者的心理稳定性不够,便需要考虑推迟做沙盘游戏;因为,若来访者尚不能承受来自意象和象征,来自无意识的可能冲击,那么,贸然触及背后的情结或阴影可能会带来伤害。 3.一旦开始沙盘游戏,工作时间(每周一次或二次)需要相对稳定。稳定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也是营造自由与保护空间的组成。这也包括来访者与治疗师的相对位置,以及,治疗师和来访者逐渐建立的稳定与安全的专业关系。 4.若治疗师要对沙盘游戏过程进行记录,需要征求来访者的同意,这至少是尊重来访者的表现。不要当着来访者的面对沙盘进行拍照,因为这样不仅可能会影响正在进行的沙盘游戏过程,而且可能会破坏来访者无意识中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5.沙盘游戏结束后,(一般)不要让来访者收拾沙具。我们也不当着来访者的面收拾沙具,而是在来访者离开之后再整理。因为,我们将沙盘游戏称之为“心灵花园”,来访者悉心建构的沙盘,同样需要治疗师的善待与守护。 6.不要让无关的人去看来访者的沙盘,即使是孩子做的沙盘,父母要看的时候,也要尽量征求孩子的意见来妥善处理。 团体沙盘游戏中同样需要(或更加需要)这种尽心的保护。因为,沙盘游戏的背后,呈现的是来访者内心深处的秘密(极为隐私的部分),没有充分的自由与保护,可能会对来访者(意识层面或无意识层面)造成侵犯,不仅亵渎心灵,也危害专业。
3.学员:那么,这样看来,“沙盘游戏”也是具有危险性的,是吗? 申老师:可以这么说。如柯南伯格导演的《危险方法》,已是呈现深度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危险”。当年(1909)弗洛伊德和荣格访问美国,抵达纽约遇到欢迎人群时,弗洛伊德说,这些美国人,还不知道精神分析带给他们的是“福音”还是“瘟疫”。 最近几年,在我们国内,即使是在高校从事专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使用沙盘游戏也时有发生严重创伤事件,个体与团体都有发生,包括来访者的分裂与自杀。然而,在我看来,“沙盘游戏”本身并非危险,从事沙盘游戏的人危险。 在我们国内,沙盘游戏倍受欢迎是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一些心术不正者乘机而入,借用甚至滥用“沙盘游戏”图谋私利。他们本身并不具有沙盘游戏的专业资质,却滥用沙盘游戏的名义做所谓的产业开发,类似传销,将沙盘游戏技术庸俗化,破坏专业发展,也损害整个社会。 即使具有专业资质的沙盘游戏治疗师,也要严格遵循专业伦理,谨守专业设置与界限。如茹斯·安曼(Ruth Ammann)的谆谆告诫,那些不具备沙盘游戏资质又不虚心学习发展的人,其所作所为,貌似也在做沙盘游戏,实质是对沙盘游戏专业发展的极大破坏与伤害。
4.学员:多谢申老师,不仅让我们知道沙盘游戏本身具有双重的作用——疗愈或伤害,而且让我们明了其关键正在于沙盘游戏治疗师本身。 申老师:是这样!卡尔夫也一再强调沙盘游戏的关键在于治疗师本人,一位好的沙盘游戏治疗师,不仅要具有创造自由与保护的空间的能力,而且要对无意识、原型和原型意象具有基本理解。 本来,德尔菲神殿的箴言——认识你自己——不仅是说给来访者听的,首先正是对治疗师的要求。我曾为欧文•亚隆先生《诊疗椅上的谎言》撰写序言,用了“诚实、自制、自觉”作为标题,也是对职业伦理、专业设置和界限的反思,大家若有兴趣可以参考。 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凡自制与自知,自觉与自胜,都可作为从事沙盘游戏者的座右铭。 |